阅读历史 |

我靠种田建农家乐救全球 第242章(1 / 2)

加入书签

他立刻再兑了一次肥水,专门浇给最前面那一排小麦。

下午,他照例去了清霁月那边。

翌日,他一起床就过去查看。

肥水并未像之前几次那样抑制那些小麦的生长,它们反倒像是刺激到那些小麦,让它们报复性生长。

只一天一夜,那些小麦就快追上其它那些麦子。

童湛言满心欣喜化作乌有,取而代之的是无奈。

感情那些肥对它们来说真的就是毒?

因为突然被泼了一身毒,所以它们才停止生长?

等它们适应了,就又长回去了?

童湛言正无奈,就发现仓库那边聚了一堆人。

好像是出什么事了。

童湛言赶紧过去。

远远地,童湛言就在人群中看见徐老他们。

他们面前,是两个空掉的油菜籽沤肥桶。

肥料本来就不够,所以他们每一次都用得极其小心。

这一批作物已经开始成熟,到这肥料已经所剩无几,也就变得更加珍贵。

一个星期前,肥料都还有九桶。

今天他们一看,居然足足少了两桶。

两桶啊,那可是两桶。

一群人急得眼都快红了。

童湛言赶紧站出来。

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一群人从震惊到勉强接受再到欲言又止。

童湛言这么做肯定有他自己的道理。

但他觉不觉得他用得有点多?

其它作物也是作物,也是童湛言看着长大的。

童湛言哭笑不得。

哭笑不得间,他更多几分无奈。

那些小麦,估计比预料的还要麻烦。

001

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一群人又万分心疼地看看那两个空桶,很快忙碌起来。

今天他们准备给那些作物浇肥。

童湛言没去帮忙。

随着地里大部分作物进入采收阶段,他这边事情也逐渐多起来。

童湛言回屋找了笔和纸,大概画了个基地的草图,琢磨起接下去的事。

首先就是仓库。

玉米、南瓜、红薯是最早播种的,只不过要采收得等到老透,所以种的早摘的晚。

再晚也就是这个月的事了。

那也带来问题,摘完之后东西放哪?

考虑到养的家禽家畜越来越多,这一次他玉米 、南瓜都种了十亩地左右,红薯靠后期的扦插,也有五亩地。

以他目前的情况,还谈不上什么产量,但二十五亩地下来也够收个两万斤左右了。

两万斤,他现在那仓库全清空了去放可能都还差点,而他那仓库里还有许多农具、箱子、杂物。

建新仓库势在必行。

问题是要建在哪儿,和要建几个。

短期内他不准备让整个基地的气候轮换,所以玉米收了之后还是要送到西瓜那片地里去晒。

那边温度高的只有白天,入夜之后温度就会降下去,而温差巨大的环境很容易起雾,所以玉米晾晒过程中晚上得收起来。

有个仓库肯定更方便。

童湛言在那边画了个仓库。

那仓库只是临时的储存点,不用太大。

小楼前本来就有一个仓库,之前那些玉米南瓜就放在里面。

再在旁边建一个同样大小的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随着家畜家禽越来越多,每次准备食物都得一堆人上,挺吵不说猪食味道也不小。

童湛言就住在小楼,难受的是他。

童湛言迟疑片刻,把仓库画到橘子林和鸡圈猪圈中间的山脚下。

那边还有一片挺大的空地。

玉米、南瓜、红薯本来就是拿来喂猪喂鸡那些,以方便角度来放在那边倒也方便。

童湛言画了两个仓库。

想想,他又用一个更大的正方形把那两个仓库围了起来。

他准备把那一片地面都铺满水泥,地面也稍微抬起来些。

基地会下雨,泥泞的地面并不方便,抬高的地面也能防水。

等那边的仓库修好了,小楼前这个仓库就可以专门用来放农具、箱子和杂物。

晾晒玉米的地方,童湛言也考虑过要修片平整的水泥地。

他现在用的都是塑料膜,但水泥地更方便。

可考虑了下后他还是放弃。

那些西瓜下一批播种就得再开荒,到时他准备再弄些新的夏天才能播种的作物一起种。

水泥地一旦铺好就固定了,开荒反倒受限。

仓库定好,童湛言笔尖在纸上点了点后,琢磨起路灯和灌溉系统。

目前为止,整个基地除了两个大门和两栋小楼有灯,其它地方都还没有。

那让基地一入夜就漆黑一片。

头顶有灯架,月光虽然能照进来,但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